我曾經(jīng)用大閘蟹擊敗了宣稱“海鮮比河鮮好吃”的北方朋友。
在吃之前,他的理由很充分:大閘蟹基本比所有海蟹個頭都小,比花蟹難看,沒有青蟹肉足,又沒有膏蟹黃多.....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:麻煩、磕磣。

? 《舌尖上的中國》
還好事情在當他咬下第一口蟹膏時候發(fā)生了轉(zhuǎn)機——他默不作聲地吃了五分鐘,一口沒停,耳邊只能聽到破殼入肉細碎的聲響,直到把蟹膏、蟹黃、蟹肉全部吃完之后,才幽幽地說了一句:“河鮮也挺好吃的?!?/p>

? 《舌尖上的中國》
事后他跟我說:蟹膏把他的牙齒、舌頭和上顎黏住了,說不出話來。

大閘蟹的確好吃,而且是自帶著“完美”光環(huán)的好吃:好的大閘蟹,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手法就色香味俱全,不需要任何調(diào)料就甜鮮俱在。
難怪著名的明代戲劇家李漁會每每在大閘蟹上市前開始攢錢,而后瘋狂收購螃蟹,有時候每頓甚至會吃二,三十只大閘蟹。家人笑他“以蟹為命”,在攢“買命錢”。

其實,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區(qū),幾乎每家每戶人都“以蟹為命”。每到秋天,家里的晚餐時間總會增加30分鐘,因為大閘蟹上市了。無論是陽澄湖大閘蟹,還是太湖大閘蟹,或者是洪澤湖大閘蟹,他們成熟之后都逃脫不了同一個命運,被我們用各種方式吃掉——蒸蟹煮蟹醉蟹醬油蟹面拖蟹蟹蒸蛋毛蟹炒年糕蟹肉餛飩......

? 《紀錄片編輯室:我愛大閘蟹》
而每每這個時候,幾乎所有的餐廳都會推出與大閘蟹有關的時令菜品,講究的餐廳更是會做一席“蟹宴”:從前菜的涼拌蟹腿,到主菜的蟹粉魚肚、雪花蟹斗,再到主食的蟹黃大包,款款都有心有意,讓人吃得忍不住想發(fā)朋友圈。

秋天是大閘蟹的季節(jié)。無論是江湖之遠的家常味道,還是廟堂之上的大廚巧作,都離不開對這種食材的無限熱愛。
這一次,福桃九分飽攜手軒尼詩,為愛吃大閘蟹的你總結(jié)了10道不一樣的菜品,并用他們搭配不同的軒尼詩干邑,美食配合美酒,碰撞出的火花有多么閃耀?我們一起去看看。
大閘蟹經(jīng)典升級吃法之“先醉后烤”
生燒醉蟹 x 軒尼詩V.S.O.P
與近兩年風行的熟醉蟹不同,江南地區(qū)的很多家庭都會自己做生醉蟹,口感更為霸道濃郁。而如果你擔心衛(wèi)生問題,不妨試試將醉好的大閘蟹在炭火上烹烤,做成生燒醉蟹。被火苗烘烤出香氣的蟹殼,包裹著越發(fā)濃郁的蟹肉,吃起來是化不開的釅,一改醉蟹生冷的特性。
這時候喝一口加了冰塊的軒尼詩V.S.O.P,口腔里煥發(fā)的是燦爛的花香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生腌”
潮汕生腌大閘蟹 x 軒尼詩V.S.O.P
潮汕地區(qū)背山面海,一向有生腌海鮮的習慣。隨著大閘蟹在全國范圍內(nèi)的流行,以“潮菜研究會”會長張新民老師和“好酒好蔡”餐廳創(chuàng)始人蔡昊老師為首的一批名廚開始以生腌的方式制作大閘蟹。他們用超聲波和臭氧殺菌,用X.O腌蟹,最后加以冰鎮(zhèn),出品與江南醉蟹相比更突出食材的本味,猶如濃縮了大閘蟹的精華,越吃越甜,被稱為“海鮮冰淇淋”。
配上軒尼詩V.S.O.P,甜度柔美而悠長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炭燒”
炭燒蟹寶 x 軒尼詩X.O
接下來又是一道直火炭烤的菜——炭燒蟹寶。這里要隆重介紹許多大閘蟹菜的基礎——蟹粉。這需要先將蒸熟的大閘蟹拆出蟹肉和蟹黃,再與之跟豬油、蔥、姜、蒜同熬,接下來就可以做各種蟹粉菜了。而炭燒蟹寶則是在蟹粉的基礎上再拌入蛋清增加濃稠度,并將處理好的蟹粉放入蟹蓋中以炭火烤制, 明亮的黃與悠長的香結(jié)合在一起,這是蘇州名菜“雪花蟹斗”的現(xiàn)代演繹。
配上軒尼詩X.O,口感圓潤而優(yōu)雅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西式蟹蛋”
完美蟹蛋 x 軒尼詩V.S.O.P
大閘蟹原產(chǎn)于中國。興許是幾只大閘蟹在19世紀的某一天無意間附在了一艘開往歐洲的輪船之上,如今萊茵河地區(qū)已經(jīng)到處都是大閘蟹的蹤影?!巴昝佬返啊本褪且晕魇降氖址侠泶箝l蟹,將法式薯泥墊底,炒好的蟹粉混合鴨蛋白置于中間,再點綴上一些魚子醬,一勺子下去,魚子醬的咸鮮,蟹粉的香濃,鴨蛋白的脆嫩和薯泥的綿密依次展開,口感豐富,讓人停不下口。
這時候滴幾滴軒尼詩V.S.O.P在蟹蛋上,果香四溢,跟蟹香、蛋香微妙平衡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蟹粉沸煮”
蟹粉豆腐 x 軒尼詩X.O
第四道菜,讓我們聚焦幾乎是最常見的大閘蟹菜品——蟹粉豆腐。這道菜有兩個要點:一是要用絹豆腐(嫩豆腐),二是湯汁收的干一些,這樣豆腐才能吸足螃蟹的味道,軟嫩爽口。
如果手邊有一杯軒尼詩X.O的話,喝一口,飽滿剛勁遇到柔情似水,綻放出的是甘辛之美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鹽焗”
喜馬拉雅山鹽焗大閘蟹 x 軒尼詩V.S.O.P
從前,每年青蟹、梭子蟹上市,不少沿海地區(qū)人民都愛吃鹽焗蟹。其實同樣的做法來料理大閘蟹更為美妙。先將細膩的喜馬拉雅山玫瑰鹽炒香,然后把大閘蟹整只埋進鹽里燜焗至少15分鐘出鍋。鹽分鎖住了水分,又激發(fā)出蟹肉蟹黃的鮮甜,還能吃到一股影影約約的礦物質(zhì)香氣。這道菜的要訣就在于:不計成本,上好的喜馬拉雅山玫瑰鹽,至少4兩的大閘蟹,不好吃都難。
將軒尼詩V.S.O.P與“喜馬拉雅山鹽焗大閘蟹”結(jié)合,兩兩碰撞,霸道中帶著細膩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熬”
禿黃油年糕 x 軒尼詩X.O
如果你愛吃,這兩年來肯定知道禿黃油。這是一道最近十年才為人所知的清代老菜——“禿”在吳語中是“獨有”的意思。禿黃油就是指純蟹黃蟹膏,用豬油去炒,黃酒高湯去燜,最后再撒上胡椒粉和鹽出鍋。口感兇猛地像一輛馬力600匹的肌肉車。這時候搭配一點果醋和彈牙而有嚼勁的年糕,有種升華的飄飄然。
當然,不妨試試搭配軒尼詩X.O,木香、辛香漸次呈現(xiàn),優(yōu)雅細膩,回香悠長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釀”
蟹釀橙 x 軒尼詩新點“網(wǎng)紅界清流”
第七道菜是一道甜菜,在宋代菜譜《山家清供》中就有記載:先用豬油煸炒蟹肉、蟹黃,再加入調(diào)料烹煮勾芡,撒上新鮮的橙肉之后,將這些食材放入挖空的橙子里,用旺火去蒸。聽著步驟都讓人流口水,吃起來則是滿嘴的酸、甜、鮮、香。
而軒尼詩新點“網(wǎng)紅界清流”,飽滿而清新,則正好這道蟹釀橙搭配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整只清蒸”
清蒸大閘蟹 x 軒尼詩V.S.O.P
在我看來,大閘蟹的真諦還是不加任何調(diào)料直接清蒸或者水煮。將捆好的大閘蟹放入蒸籠中隔水蒸20分鐘,等香味飄到滿屋子都是的時候開鍋就餐。冒著手被燙熟的危險快速掰下蟹臍、蟹蓋,剝除蟹肺、蟹心,掰斷蟹身,吮吸蟹膏,蟹黃,啃食蟹肉,再是吃蟹腳,最后將蟹螯咬碎吃肉,整個過程一氣呵成。
無需言語,稍微咪一口軒尼詩V.S.O.P,會發(fā)現(xiàn)葡萄香、花香混合蟹香變得明晰,而你的目標只有一個:再吃一只大閘蟹。

大閘蟹經(jīng)典吃法之“生醉”
上海醉蟹 x 軒尼詩V.S.O.P
以及還有一種看似普通卻無比經(jīng)典的做法——每年秋天,以上海為首的很多江南地區(qū)家庭都會自己做醉蟹。與近兩年風行的熟醉蟹不同的是,上海醉蟹的制法為“生醉”,就是將鮮活的大閘蟹洗凈,直接用40度以上的白酒嗆,再以陳年花雕、鹽、糖、醬油調(diào)出的醉鹵浸泡至少一周而成。從壇子里取出醉好的螃蟹,一剁為二,酒香濃郁,蟹香燦爛。
這時候要有軒尼詩V.S.O.P,雙重酒香,這頓飯才算是圓滿了。
